不良的睡眠可能会增加许多心血管健康问题的风险,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心律失常。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时间过短和过长与心血管恶化有关,产生有害影响,例如夜间醒来和睡眠潜伏期增加。鉴于这些发现,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对降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7大要素”列表进行更新,将睡眠健康列为降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第8大要素。
睡眠质量差或睡眠量减少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引发炎症,打乱昼夜节律,并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
2022年8月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上的一项研究中,对12,268名未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平均年龄70.3岁)的睡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长达18年的随访,与每晚7至9小时相比,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HR)为1.14,每晚睡眠10小时或以上的风险比为1.10,过多或过少的睡眠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2年的另一项研究调查了心血管疾病与睡眠之间的联系,对7,850名美国成年人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睡眠问题(定义为频繁入睡困难或入睡困难)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对于60岁以下的人群,关联更紧密。
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的长期睡眠不足的人面临更高的高血压、心脏病发作、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风和死亡的风险。
入睡潜伏期延长与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相关,而入睡潜伏期短与中风风险降低有关。
与充足的睡眠相比,睡眠不足与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生几率相关。
在2021年对521,364名成年人进行的横断面研究中,自我报告的睡眠不佳与每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几率较高有关,尤其是缺乏运动。与报告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和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参与者相比,入睡没有困难、睡眠安稳且每晚睡眠时间6至9小时的参与者显示出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
2020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律的睡眠时间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与睡眠质量和/或持续时间或传统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无关。与变异较小的参与者相比,睡眠持续时间或时间变异较大的参与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大约高出2倍。在将轮班工人排除在分析之外后,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2021年对中国873名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凌晨12:00或更晚上床睡觉,在早上7:00或更晚醒来,然后入睡每晚少于6小时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升高相关。此外,在65岁以上的参与者中,频繁夜间醒来与更大的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相关。睡眠持续时间短也与冠状动脉疾病的高风险相关。
在65岁或以下的参与者中,白天小睡与较低的急性心肌梗死风险有关 ,这表明定期小睡可能代表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心血管疾病保护因素。然而,在2022年的JAHA研究中,小睡1至30分钟和超过30分钟与增加与不午睡相比,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2021年发表于Circulation的研究中,较低的心力衰竭风险与健康的睡眠模式相关,包括早睡、每晚睡7至8小时,以及不经常失眠或白天嗜睡。
在同一队列的2项研究中,相似的健康睡眠模式与心房颤动/扑动和心动过缓风险降低有关,以及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和癌症的风险较低相关死亡率。
在旨在进一步阐明睡眠与心血管疾病联系的其他近期研究中,较低的体力活动与睡眠不足和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和癌症相关死亡率之间更明显的关联有关。在上述2021年的横断面研究中,与正常睡眠相比,睡眠不佳与身体缺乏活动的几率更高(约3倍)有关。
此外,一项针对20名健康成年人的实验室研究发现,与昏暗的光照相比,睡眠期间适度光照会增加夜间心率、交感迷走神经平衡(表现为降低的心率变异性)和第二天早上的胰岛素抵抗在睡眠期间。在2021年将睡眠模式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增加联系起来的研究中,较低的夜间光照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降低相关。
Horwich博士强调需要教育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数量的方法,尤其是那些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我们可以建议患者优先考虑睡眠,保持一致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使用智能手机和其他光线,”她说。“当怀疑存在睡眠障碍时,睡眠咨询和睡眠研究是重要的后续步骤。”
如何改善睡眠,尤其在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使用呼吸机,采用持续正压疗法,一直是睡眠科学协会推荐的治疗金标准。
客服热线